Student’s Good Work> 中文作品欣賞 - 筷子
中六 麥文鳳
筷子,此詞分開毫無意義。合在一起,於旁人平凡無奇,於我卻意義非凡。在我眼裡,它是中國的根,中國的魂,中國人代代相傳的寶貝。
小時候,便是母親用筷子為我夾菜,餵我吃飯。那時,它在我眼裡是一個神奇的玩意兒。因為它看起來細細長長的,就像是一個孱弱不堪的病兒。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毫無作用。可是,就是這樣看似不堪一擊的棍子組合在一起,母親卻可以用它輕易地夾起比它粗的骨頭,大的肉。它似乎在無聲地昭告著:「我弱,但我無畏強。」而這正正是中國人,看起來弱小,但卻可以挑戰「不可能」。即使被人嘲諷是「東亞病夫」,中國人憑著自己的努力,以瘦弱的身軀站上世界體壇,宣告屬於中國人的力量及勇氣。縱觀近年,中國不僅在國球兵乓球上一直遙遙領先於世界,其在其他體育項目中更是不斷突破自身的極限,不斷實現零的突破,力求在各個項目中都留下屬於中國絢爛的一筆:蘇炳添「亞洲飛人」百米破10秒,被喻為跑得最快的黃種人;孫楊保持了世界男子1500米自由泳項目記錄……黃種人,被世界認為耐力比不過黑種人,爆發力比不上白種人,一個有著先天缺陷,不完美的人種。可那又如何?中國人從不畏差距,因為其堅信通過自己後天的努力,其終會成為「人上人」。一如筷子——細不足以支撐,長不足以挑擔,可其卻用自身證明,一個弱小之軀也能挑戰強者,也能獲得成功。而正因為中國人以永不放棄,堅強不屈為意念,培育而成的根才能牢牢駐扎於世界,不倒不歪,茁壯成長。
中國的魂經過五千年歷史的洗刷,不滅於世。經過時間的洗禮,提煉成精。而筷子便是其的精華,代表著中國世代祖先成功的精髓,值得後代細品其中奧妙。在中國人眼裡,雙數被視為吉祥,兩兩一對代表幸福,數對成群代表團結。中國人有智慧,大抵體現於此。其明白人無完人,個人優勢雖可攀峰,但不能到達頂峰。群體團結雖使個人光芒暗淡,但或會登峰造極。祖輩們謙虛,明白自身總有不足,需要與人合作以彌補自身缺陷,獲得成功。先在戰國時期,藺相如善文,外交口才了得,但其深知以自己的能力終無法保衛國家,因而面對廉頗的挑衅,其都一一包容。在他心裡明白,要想趙國真正不受外敵入侵,必須要與廉頗合作,一文一武尚保國家安寧。後有三國時期,孫權與劉備合作,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都強調了合作並不代表個人弱,相反,是聰慧的體現。古人為我們展現如何通過合作達至完美及成功,現代人又怎會漠視此成功的呢? 在現代,合作的重要性處處可見,小至學校佈置的報告板或討論功課,大至企業合作,無論何種,都在延續古人推崇的合作團結精神。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堅強卻脆弱,一如一根筷子輕易被折,但當不同的個體匯合成為一個團體,其卻堅硬而無敵,一如多根筷子難以被折斷。筷子,這一看似乎平平無奇的東西卻暗藏古人的智慧,中國不敗的魂魄。其存在便證明了:合作可以化腐為奇。畢竟筷子分開只是一根毫無作用的棍子,只有集齊一雙,才可發揮它本來的作用。一如中國人,世代同心協力,盡善盡美。
正是因為筷子是中國的根,蘊藏著中國的魂,所以其成為中國人世代相傳的寶貝,不可替代的寶藏。縱使西方文化傳入中國,西餐廳隨處可見,西餐隨處可吃,有許多人因此愛上了西餐,也愛上了舞刀弄叉的優雅,可是,刀叉終無法成為筷子的替代品。因為在中國人的心裡,筷子不僅僅是物品,更重要的是其所含的意義以及精神,這都不是刀叉一時興起能替代的。正如,中國人內在的品德修養都不會被外人所替換。筷子能不被歷史遺忘,世代淘汰,因為其傳承的不僅僅是物品,而是屬於中國人獨有的精神。懂得使用筷子,並不為奇。讀懂筷子,才可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炎黃子孫。
筷子,我願用一生來細品你的內在,用一世來傳承你的美,願時間飛逝,中國人仍能懂你所代表的含義,並流傳於世,弘揚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