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s Good Work> 中文作品欣賞 - 「龍」在我們的身邊

中三 吳以奇

去年,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在參觀完故宮前三殿後,習主席向美國總統特朗普介紹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他說:「文化沒有斷過流、始終傳承下來的只有中國。我們這些人也延續著黑頭髮、黃皮膚,我們叫『龍的傳人』。」

我們叫「龍的傳人」。也曾有過一首歌叫《龍的傳人》被唱遍大江南北。為什麼我們叫龍的傳人呢?中國人都認同自己是「龍的傳人」並以此自豪。其中強烈的文化認同顯然並非一首流行歌曲就能做到,而是來源於幾千年的文化積累和文化認同。

相傳在七千年左右,帝太昊伏羲氏生於成紀(甘肅天水),常年活動在中原地區。 伏羲智勇雙全、力大無比,在中原地區征服了許多部落,他集中了當時人們喜愛的幾種動物特徵創造了馬的頭、蛇的身、雞的爪等許多動物的綜合體,自稱「龍師」,並將龍作為華夏族的族徽——圖騰,為此中華民族始稱「龍的傳人」。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龍成為了一種文化。在中華兒女的心中,佔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龍這一虛幻的神物,盤旋人們心中已有幾千年之久。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龍頻繁出現,它成為了開天闢地的神,幫助黃帝統一了中國,又力保大禹治水,為千千萬萬人民造福。在封建時代,龍象徵著皇權、神權,是不可侵犯的威嚴。人們就把龍看成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奇之物。而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龍更成為一種吉祥物,飛入尋常百姓的生活。人們舞龍、賽龍舟,在燈謎、對聯、圖畫中,龍成為了不朽的主題。

在當今的現代社會,龍的存在,不再是封建時代那樣,象徵著皇權、神權,是不可侵犯的威嚴,而是與我們而言更加親切了。例如,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中國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 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傳統的一種民俗文化。

而前不久,我姐姐結婚。婚禮上她穿著帶有中國特色的婚服—龍鳳褂,因其繡有龍鳳圖案故稱為龍鳳褂。真正的龍鳳褂是純手工一針一線縫製的,圖案立體華美、栩栩如生。這種手藝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製作一套普通的龍鳳褂需要兩個月以上的時間,雖然耗費人力和物力,但卻為新人留下持久彌珍的回憶。古代,母親為女兒繡嫁衣,是對女兒的祝願,無論歲月變遷、斗轉星移,這種飽含祝福的手藝都不會喪失其獨特的魅力。

龍鳳褂遵循中國傳統吉祥文化,圖案以龍鳳為主體,祥雲寓意好兆頭,水路即是財路,花開富貴,五福臨門,再配以鴛鴦、蝴蝶、錦鯉荷花、金魚等。這些圖案都是寓意富貴吉祥、百年好合。

現代,龍鳳褂更是一種珍藏,由母親傳給下一代,世代相傳。相傳越多次,代表越有福氣。
龍,集日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氣,具百獸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納百川之胸襟。

在這新的時代,它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它將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還將代表中華民族的精神,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不朽的中華魂。